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杨涛 摄影报道亿盛资产
在四川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中,许多人都认识“马姐”。“马姐”名叫马正群,今年72岁,她是一名资深志愿者,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。
多年来,她几乎从不缺席关爱抗战老兵的活动,见到那些曾为国抗争的老人们,“马姐”的镜头都会一一记录下这些“抗战活化石”的影像。近20年来,她为全国各地近千名老兵留下影像,这些照片、视频,有的成为了老兵们人生唯一一张,或是最后一张照片。
志愿者马正群
拍照后再回赠
为抗战“活化石”留下珍贵影像亿盛资产
2005年,一次偶然的拍摄中,马正群认识了一名抗日将领的后人,从他口中了解到那段历史,由此开启关爱抗战老兵的公益之路。
展开剩余76%她说,那时候,相机还不普及,尤其是居住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的老兵,对照片很“稀奇”,有的老兵甚至一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。因此,爱好摄影的她,每次拜访老兵都想给他们留下影像。
2019年8月6日志愿者马正群和抗战老兵裴海清
2012年12月亿盛资产,志愿者马正群(右一)和抗战老兵
令她印象深刻的是,大约在2009年,在一次活动中,马正群为一对来自眉山仁寿的父子拍摄了合影。这位父亲是一名抗战老兵,当时年纪近90岁,由儿子陪伴而来。“他们穿的白衬衣有些发黑,外面套着老式的蓝色中山装。”马正群说,当时,她问对方,“回头怎么把照片给你们?”对方告诉她,他们很喜欢这张照片,希望马姐到时候联系当天组织活动的那位联络人,再专门给他们。
遗憾的是,不久后,同样是老兵的联络人去世了,线索中断,马正群之后再也没能联系上这对父子。“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楚,希望有机会能够把照片送给他们。”马正群说。
“第一次见也可能是最后一次”
至今拍摄相关影像上千张
每次拍摄后,马正群回到家里,会把老兵的照片冲洗出来,下一次前往当地拜访时,再亲手将照片赠送给拍摄的老兵。“他们拿到后,都是很珍惜的,会把照片包着收起来。”
2021年11月3日马正群(后排左)和志愿者一起为抗战老兵苏国章庆祝百岁生日(前排左)
马正群说,还有的老兵,在自己为他拍摄后不久就离开人世,留下的照片也能够成为后人的念想。拍摄的照片中,有的成为了老兵最后的照片,摆放于灵堂之上。
有一次,她和志愿者们一起去拜访一位老兵,老人因病重躺在病床上,一行人将要离开时,他费力地将手举起向大家敬礼,马正群连忙拿起相机抓拍到这一幕。不久后,她听闻,这位老人过世了。
“时间真的很赶,因为慢一步,他们就有可能不在这个世界上了。有的见面,可能是第一次,也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次。”马正群说。
2025年3月30日,志愿者马正群在人民公园和抗战老兵一起祭奠先烈
近20年来,马正群拍摄的老兵影像上千张。随着时代发展和记录工具的变迁,马正群后来又做口述历史,记录下老兵们的故事。从记录老兵的履历,到讲述战场的故事,多年来,马正群和她的伙伴们将收集来的素材悉数捐赠给相关博物馆、基金会等机构,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抗战老兵的故事。
有人会问,退休了,为啥不含饴弄孙,轻轻松松地过日子?马正群的想法很简单,她说,做这件事,只为了致敬老兵,因为他们是一群值得铭记的人。“人活在世界上亿盛资产,如果有能力和时间可以做一些值得纪念的事才有意义。”
发布于:四川省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